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几千年来,人类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作为财富的计价工具、价值交换媒介和财富贮存工具,货币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货币的形态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也不断在演进,货币相关制度创新也在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在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财富创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为了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全球金融监管机构也始终在创新监管理念,大力发展各种金融监管技术和监管工具,使得金融监管能够与金融创新同步。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为了避免全球信贷危机重演,全球银行业监管者于当年就公布了新的银行业监管框架----《巴塞尔协议III》。 

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资产数字化使得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在传统货币和金融形态不断演进的同时,2009年,一个叫做比特币的分布式数字货币横空出世。这种货币没有实物形态,其存在就是一串二进制数字;也不存在各种防伪技术,其安全完全基于底层的密码算法;没有传统的中心机构对货币发行进行调控,其发行完全依照算法进行;其交易也是通过比特币系统设定的点对点方式进行,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支付渠道、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清算银行。受比特币系统启发,接下来又有一系列数字货币被开发出来。这些数字货币有的完全仿照比特币系统,有的采取了中心化机构或多中心机构联合发行,有的在价格上锚定了法币。但无一例外,这些被开发出来的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底层密码算法,同时摒弃了传统的线下金融机构。 

伴随着数字货币浪潮风起云涌,另一大的浪潮----资产数字化在全球主要国家也开始涌现。通过区块链的底层算法,将资产以底层密码算法的方式进行了数字化,并正向资产交易的方向演进。这对传统的资本市场无疑又是一大冲击。对监管机构而言,除了要继续监管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各种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危害,还要实现对数字货币,以及各种数字资产的监管。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资产数字化给监管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都是基于各种不同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进行管理的。因此,从监管的角度,必须能够接入各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管理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系统,才可以实现监管。 

1.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给监管带来的便利 

以椭圆曲线密码算法为代表的非对称密码的特性,决定了监管机构可以不需要系统运行方为监管预留接口,就可以直接监测到系统上运行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数量和变化。这在以往的系统中是不可能的。传统的金融系统,必须为监管预留相应的接口,设置相应的权限,监管才有可能实现对资产及其变动的监测。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给监管带来的新挑战 

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存在方式与传统货币和传统资产不同。数字货币是以去中心化方式发行的,这对于金融监管机构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数字资产也面临同样的状况。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与传统的货币和资产存在方式不同,意味着以往的监管工具、监管技术,甚至监管理念,都需要做全新的调整和转换。 

底层密码算法多样性。非对称密码,或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多样性,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监管机构要对所有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进行监管,就必须对每一种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管理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进行监管,不得不将统一的监管体系根据监管对象所使用的椭圆曲线密码算法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织和类别,以实现监管的针对性。但这种划分,无疑极大地分散了监管的精力,降低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跨链交易给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追踪带来困难。目前基于区块链的跨链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能够实现基于底层不同密码算法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兑换,这无疑又为数字资产和数字货币的监管增加了新的难度。 

跨国界特性要求监管必须全球协同。区块链系统天生具有跨越国界的特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也同样具有跨越国界的特点。这就使得原来基于国家或区域的监管政策失效,必须致力于全球协同监管。即使各国监管机构协调顺畅,但各国不同的货币金融政策以及监管政策也会使得这种跨越国界的监管难以实施。 

基于算法的分发和交易,使监管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一部分数字货币的发行,比如比特币,是按照固定算法实现分发的,完全不考虑外界环境的变化。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即使在发行环节不基于固定算法,但在运行和交易过程中,很多环节仍然执行了以智能合约为代表的代码或算法。这种代码或算法,是否可以嵌入监管要求,并遵照监管要求执行,还需要多方考查。这里面既涉及到内部代码和外部代码执行的优先级问题,也涉及到监管要求是否可以代码化的问题,还涉及到作为系统运行和监管的代码和算法的智能程度,还需要防范非法代码冒充监管代码作恶的问题。 

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交易同样面临传统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是匿名的,监管难以具体到特定的机构和个人。这种情况在传统的金融领域也同样存在。比如现金的线下支付,即M0在运行过程也是匿名的。因此,直接以现金进行交易,而不通过银行等机构开展业务的地下钱庄、或行贿受贿,在传统方式下是难以被发现的。传统方式现金线下交易和区块链方式下的匿名支付尽管在结果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系统运行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传统方式下的现金交易,不仅是匿名的,而且还可以做到无痕,难以被发现。但区块链方式下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交易,尽管是匿名的,但却有痕可寻。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监管

监管是治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但首先是技术问题。技术为监管提供了手段和工具。没有合适的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监管将成为空中楼阁,无的放矢。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便利。任何运行在区块链公链系统上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数量及变动,都可以实时被监测到。运行在联盟链或私链系统上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数量和变动,只需要对监管机构开放准入,同样也可以被监测到。但在传统的金融系统,必须要为监管专门预留API接口或开通超级账户权限。 

匿名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对于通过区块链系统合规发行的数字货币或数字资产,可以通过法令法规,要求系统实现实名交易,或通过智能合约等代码,对特定限额以下的交易实现匿名,但对特定限额以上的交易采取实名。对于非合规发行的数字货币或数字资产,可以通过网络爬虫等大数据监测软件,获取相对应的发行信息,并强制要求合规发行。区块链系统在解决匿名和合规方面较传统现金交易更容易实现。 

跨链交易在监测上存在困难。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和交易深度的深化,跨链交易成为必须,也成为必然。因此对于跨链交易的监测就成为重中之重,也成为难中之难。就这必须研究目前不同的跨链方式的内在原理和运行逻辑,并针对不同的跨链实现自动的跨链资产交易监测。 

代码和算法如何与监管政策匹配成为新的难点。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资产的转移和支付,都是在链上通过代码实现的。对其的监管监控也必须通过代码实现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区块链技术架构、代码运行逻辑进行深度审视,探寻监管监控的切入点。 

四、CCDEX在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探索

1. CCDEX适宜作为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底层基础设施

CCDEX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链去中心化交易系统。在跨链方面,CCDEX已经实现了上千种主流数字货币的跨链交易,被广泛使用的前10种主流数字货币系列中,CCDEX已经实现了最主要的8种主流数字货币的无缝跨链交易。Facebook计划中的Libra与其他主流资产的跨链交易也已经提前实现。 

基于CCDEX底层跨链技术设计实现的二级交易清算网络,具有广泛的可扩展性。在测试网络环境下,已经实现了每秒钟10万笔以上交易撮合,和6000笔以上交易清算。CCDEX跨链技术支持的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种类,可扩展的二级网络架构,以及已经实现的系统性能,对于一般的金融系统是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的,也是适宜作为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底层基础设施的。 

2. CCDEX底层密码算法高度匹配金融监管

CCDEX在系统底层设计上结合HSM硬件实现了基于同态加密和零知识证明的安全多方计算协议,从理论上可证明安全,通过HSM硬件全程确保用户及机构密钥的安全。CCDEX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已经实现了超过21个节点的多重门限签名,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k,n)门限签名方案的设计实现上,CCDEX已经实现了k个用户分角色分层次的动态签名支持,这不仅为系统风控和监管机构对交易的监管监控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而且可以赋予风控和监管更高的用户权限,允许风控和监管部门具有一票否决权,即不仅可以实现交易级别的细粒度监测,更可以实现真正的监管。 

未来,CCDEX还将探索将不同的监管和风控策略代码化,实现基于代码和算法的风控和监管。 

面向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刚刚开始。在建设前期,选择合适的底层技术架构尤为重要。不正确的选型不但会影响后续建设,而且会严重影响以后的使用,甚至不得不全部推倒重来。同时,因为这类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是面向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系统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监管问题。CCDEX基于密码算法的底层跨链MPC分布式签名机制,为监管者预留有相应的权限和接口,适宜做为区块链底层的基础设施。

话题:



0

推荐

高承实

高承实

120篇文章 11分钟前更新

密码学博士,区块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区块链专委会执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曾任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企业导师。出版《元宇宙进化逻辑》《区块链技术本质与应用》《回归常识—高博士区块链观察》《区块链中的密码技术》等书。 邮箱:729075349@qq.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