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界对我个人的采访。
这位从位于郑州的军事院校毕业的沈阳人,是一位具有密码学博士功底、曾任科班副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的的冷静观察者。
他是区块链、Web3和元宇宙的坚定拥抱者。他构建了一套较为独特的元宇宙发展路线图:互联网经历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三个发展阶段,伴随产业互联网的继续演化,将迎来元宇宙发展的雏形。
在元界(ID:Metabod)看来,数字化是他宏大叙事的背景。他将三个阶段的互联网发展,以及元宇宙、人工智能,都安放于人类数字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的不同层面。他将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数字化转型的点、线、面。
他认为,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进程的必然,这是一个确定性的进程,而人工智能在数字化革命的最核心环节扮演最关键的角色。“离开人工智能,就没有元宇宙。如果没有元宇宙,人工智能就失去了大部分应用场景”。他将人工智能视为“元宇宙中的新物种得以生成的工具和方法论”。
他同时表示,没有算力等三方面的齐头并进,元宇宙不可能迎来真正爆发。他的描述一方面让人看到,在更为广泛地覆盖人类生产、生活场景的数字化过程中,数字孪生的重要。他也在思考,人类是否必要将全部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字化。
当大家试着谈论硅基文明取代碳基文明时,他清晰地看到硅基文明替代碳基文明的副作用,以及数字化过程中,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脱嵌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他透过Web3的未来的三个方向发展,希望香港新政除强化区块链和Web3发展之外,培育和衍生更多创新与实践,进而成为全球Web3中心。
他的观点富有张力和边界感,也包括他对一些热点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地。他在多个场合讲到,“区块链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技术组合方式的创新。Web3 也是这样,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但更多的是技术组合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元宇宙更是如此。”
在涉及整个国家的倾向性方面,他认为国家在科研政策和对新技术的产业政策,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一直以来更为关注技术的跟踪和创新,而对产业应用落地关注,严重不足。二是更多关注跟踪世界前沿,而对真正的自主创新关注不够。三是更多关注了单点技术的创新,对技术组合方式的创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关注不够。
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本期“中国元宇宙未来产业100人”访谈,元界(ID:Metabod)对话上海散列信息科技合伙企业创始合伙人高承实。
【个人档案】
他曾负责国内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担任国内首家评级全牌照公司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研究院院长。
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等诸多中字头学会、联合会、智库的专家、委员或顾问,他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多家大学的校外导师,为多家党政军、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做过专题讲座。
他出版过个人专著,也是巴比特、火星财经、金色财经、陀螺财经等的专栏作者。新著《元宇宙进化逻辑》即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元宇宙100人”访谈计划
【指 导】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
【牵头平台】
元界、央链直播、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超创者
【联合发起】
元宇宙共识圈、乐生活与爱IT Plus、商业认知研究院、寻一创投、绮观商业Cstories、战略投资家、CIBA新经济
一)
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进程的必然
元界:你如何看元宇宙与数字经济的关系?对元宇宙的发展路线有着怎样的勾勒?
高承实:元宇宙是人类数字/数字化生活的进一步演化和深化。换句话说,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进程的必然。因为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已经给元宇宙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人类数字化早期进化案例的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也已经给出了人类数字化进化的逻辑和进化路径。
也因此,我认为元宇宙发展,必然存在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虚实相生三个阶段。
数字孪生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内容变为数字内容的过程,数字原生则是已经数字化或原本就是数字形式的内容,进一步演化和衍生为其它数字形式内容的过程,而虚实相生则是数字化/数字内容与现实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元宇宙的进化过程,实际就是各种数字/数字化要素以及现实世界中的相关要素,在数字世界的逻辑和现实物理世界的逻辑双重作用下,持续地发生衍生和演化的过程。
随着元宇宙进化程度的深化,要素被数字化描述和数字化表达的粒度越来越细,由此生成的数字/数字化要素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多,进而越来越多的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持续地进行解耦、重新连接和匹配,进而生成更多更优的新的业务流程,并诞生出更多的新物种。
元界:人类要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数字化生产、生活场景的覆盖?
高承实:数字化会是一个持续的推进和演进过程,很难用一个静态的指标来衡量说数字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其深度和广度就已经足够。原则上来讲,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会决定元宇宙进化和演化的深度,同时也会扩展元宇宙的疆域,同时元宇宙的进化也会对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提出更多的要求。
只有持续地推进数字孪生,数字化才能更广泛地覆盖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也是一个持续进化和演化的过程,但是否能够和有必要将人类全部的生产生活场景数字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2022年9月16日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科普研讨会活动,做《无处不在的密码生活》演讲
二)
产业互联网的演化是元宇宙的雏形
元界:你对互联网的发展阶段有点线面之说,未来这三个阶段的互联网又分别会往哪个方向进化?这与元宇宙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高承实:对。我认为信息互联网发展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的点,消费互联网发展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的线,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是数字化转型的面。
点线面体既是一种比喻,也是人类数字化生活发展的实际写照。大体来讲,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基本是建立在前一个阶段发展基础上的,同时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也包括了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成果,前一个阶段的发展是后一个阶段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目前人类已经具备了将现有的一部分信息进行数字化的能力,也开展和完成了一部分信息的数字化,但信息的数字化的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展,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信息还没有被数字化,同时数字化对信息的渗透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深化,比如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对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和意识的数字化。
消费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作用于人类消费领域,其本质是数字技术作用于人类的交易环节。消费互联网是建立在商品/服务的数字化和人对商品/服务的需求的数字化之上的。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大部分商品和服务已经被数字化了。
消费互联网的未来,一是进一步扩展其覆盖领域,将更多商品/服务,甚至是服务能力进行数字化,同时提高其数字化的精度,二是对人对商品/服务的需求进行更高精度的数字化。
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以产业链内和产业链间的各种要素和关系,为数字化的对象和基本单元,基于数字逻辑,围绕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方式,对生产制造、产品和服务供需、企业空间布局等内容进行数字化业务流程重构。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一部分产品、设备、人机交互或产品设备之间的交互内容也已经被数字化,但大部分产品、设备、人机交互或产品设备交互内容还没有被数字化。这里面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一些规则已经被数字化,这是另外一个维度上的内容的数字化。
产业互联网刚刚起步,其未来一是完成更多生产要素的数字化描述和数字化表达,二是在数字逻辑和现实物理世界逻辑双重作用下重构更多的业务流程,实现可控情况下的更高的生产效率。
产业互联网的演化就是元宇宙演化的雏形,因为产业互联网结构已经足够复杂,关联要素也已经足够多,尽管这些内容较元宇宙还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三)
人类通往元宇宙是一个确定性的进程
元界: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在元宇宙领域,如何用确定性的逻辑诠释不确定的未来?
高承实:人类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甚至人类起源也很有可能是偶然的,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不确定性到底是发展逻辑上的不确定性,还是表面的。
对于非稳定状态,比如混沌,任何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足以改变未来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但对于稳态来讲,如果不是偏差足够大,发生类似人体基因突变或宇宙大爆炸一样的重大改变,偶然之中或偶然背后,一定是必然性在发挥作用。
不过,我们当前所处的通向元宇宙的状态,我个人认为是一个稳定状态,其中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我的理解就是“确定性的逻辑”。
虽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未来元宇宙会以什么样的具体样式展开或呈现,尤其是一些表现形式,但元宇宙进化和演化的深层的逻辑规则,应该是确定的,也就是人类在这一逻辑支配下的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任何预测当然都存在预测错误的可能性。如果预测错了,那么是预测的前提假设错了,还是推理的逻辑错了,还是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我们没有考虑在内,或者是元宇宙的发展进入非稳定状态,这需要具体而言。
对于元宇宙,我个人认为,这个确定性的进化逻辑被我们找到了,就是在大规模的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基础上,基于数字逻辑和现实物理世界逻辑的双重作用下的大规模数字/数字化要素,以及现实世界中的要素之间的连接和匹配,由此带来已有事物和流程的解构,以及新的业务流程的重构和新物种的诞生。
在更早期,比如二战以前,我们还不能这样说。如果二战期间人类没有发明出计算机,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后来各种标志性结果的出现,不要说元宇宙,人类会不会走上数字化进程这条道路,都是一件可以怀疑的事情。
2023年2月参加CCF第五届CCF中国区块链技术大会圆桌论坛
四)
元宇宙构建需要全新的技术和治理哲学
元界:也就是说,元宇宙出现是必然的?元宇宙系统背后的治理运行规律,是怎么样的?如何以全新的技术哲学和治理哲学,指导元宇宙的构建?
高承实:虽然说元宇宙确定性的进化逻辑已经找到,但元宇宙的运行和治理规律,目前还未发现,更没有总结出来。运行和治理规律,一般情况下要等到元宇宙真正落地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才有可能梳理总结出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可以事先对其运行和治理规律做一定的预想和假设。
匹配元宇宙系统的技术哲学和治理哲学,同样也还没有被发现或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但原来基于“物”建立起来的技术哲学和治理哲学,在元宇宙环境下肯定是不适用的。匹配元宇宙的技术哲学和治理哲学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亟需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尽早发现,以更好地指导元宇宙的构建和未来的落地运行。
五)
离开人工智能,就没有元宇宙
元界:人工智能在数字化革命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总有人将人工智能与元宇宙对立起来,在你看来,两者是什么关系?
高承实:人工智能在数字化革命的最核心环节扮演最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数字内容之间就不可能发生衍生和演化,也不可能发生业务流程的解构和重构,更不可能发生原有物种的解体和新物种的诞生。
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之一。尽管从舆论上来讲,当前ChatPGT的出现可能盖了元宇宙的风头,但在实际上,离开人工智能,就没有元宇宙。如果没有元宇宙,人工智能就失去了大部分应用场景。
元界:你将智能称为新物种,称其将从中心化的智能,向分布式智能,进化。未来两者更将融合成为分布式的超级智能!怎么理解超级智能以及这个超级智能必须是分布式的?
高承实:智能不是新物种,智能是元宇宙中新物种得以生成的工具和方法论。
当前的智能系统,基本都是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辅以大量数据喂养(监督式学习)而训练出来的。从ChatGPT以及GPT-4披露出来的消息来看,这些中心化智能系统所承载的数据量、所消耗的能源、模型的复杂程度,都到了相当高的数量级。
从技术角度、能量供给和可管理的角度,包括模型的复杂程度,这些指标可能还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但从技术发展角度看,如果没有新的智能生成模式以及新的能量管理方式,传统中心化智能系统可扩展的空间,早晚会达到其峰值。
在之后,无论再扩展多少新的数据、投入再多的能量,其所能提升的智能水平以及可能取得的智能应用成果,都将极为有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的智能一定会向分布式智能方向转换。说未来的智能一定是分布式智能,还有更多个角度和维度。
另外,当前所谓中心化智能,只是我们从智能系统外部观察而得到的结论。如果深入到这些智能系统内部,其算法设计、算力调配、数据存储等诸多内容,也一定是分布式的。
我所说的分布式智能,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是将目前这种内化的智能,外化了。这种分布式的外化的智能,无论是能量的消耗和管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还是算法的设计,都会更为简化,系统的冗余度虽然会更高,但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也会更强,智能化程度也会更高。这些分布式的人工智能,也会匹配更加多样的业务场景,覆盖更多的业务领域。
但任何事情都不可绝对。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有其适用场景,分布式的市场经济更有其适用场景,但两者也各有其弊端。智能系统也会遵循同样的原理和规律。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创造能力。因此,未来的人工智能,也一定是不同程度的分布的人工智能的综合。
六)
三缺一,都不会迎来元宇宙的真正爆发
元界:元宇宙的实践踟蹰不前,成熟落地的产品很少,原因在哪里?元宇宙,在什么情形下才有可能潜在爆发?哪些技术存在短板?
高承实:元宇宙是在技术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人类对未来数字/数字化生活的想象。因此,元宇宙落地远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就能完成的。
元宇宙的真正大规模落地实现,既需要基础设施能力量级上的突破,包括存储、算力、网络带宽,也需要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面也包括了人工智能和安全保障能力,此外还需要更多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推进,包括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虚实相生。以上三个层面缺少任何一个层面,都不会迎来元宇宙的真正爆发。
元宇宙的发展,总体上会是持续的和渐进的。当然,在元宇宙落地实现过程中,会有一些非连续性的爆款应用或爆款场景出现,但具体会在哪个阶段哪个场景率先突破,还需要跟踪和观察,目前还难以确定。
七)
香港会成为Web3的全球中心吗?
元界:区块链的今天会是元宇宙的明天吗?如何理顺区块链的今天,以及为元宇宙的明天铺平道路?
高承实:区块链是无信任关系的主体,在没有或不需要中心化机构作信任担保情况下,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的一套技术性解决方案,其不足是区块链系统截止目前,只能处理完全数字化的内容。
由于政策因素,国内区块链绝大部分是联盟链,但在国际上区块链公有链已经发展出了极其庞大和复杂的技术体系,也就是我所定义的Web 3.0。国际上区块链公有链目前的发展趋势大体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其性能在继续提升,体系结构日益庞杂;二是以Token作为载体的应用的发展;三是与更多实际业务场景的连接。
区块链公有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条条链,每一条区块链连同运行在其上的应用都形成了独有的业务生态。在这个基础上,以以太坊为代表,已经开始演化出二层网络,将更多的计算放在二层网络上,而仅将运算结果置于链上,由此带来性能的极大提升和运行费用的下降。
同时,不同区块链也已经通过跨链应用被连接在一起,只是当前更多的跨链连接还局限在Token的链间交互,但以Multichain等为代表的龙头跨链项目,已经开始实现链间的消息交互,未来还将实现链间的跨链功能调用,由此原生多链应用就会出现。
也就是未来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不再是隶属于某一特定的区块链,而是直接建立在多条区块链基础之上,共享多链区块链上的激励、共识、生态、数据和其它资源,进而更多的区块链将被融合在一起,形成我所定义的Web 3.1。
在应用方面,在原来单纯的Token交易之外,区块链还发展出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DEFI应用基本覆盖了传统金融除信用贷之外的所有金融业务模式,而且还有所创新。同时非同质化通证NFT也广泛渗透进游戏等多种纯数字应用中。此外,半匀质化通证SBF、去中心化身份DID,也都开始在区块链系统上生长出来。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未来元宇宙系统业务建立和运行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元界:Web3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香港会成为全球Web3中心吗?取决于什么?
高承实:Web3的未来会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性能的提升,这方面的创新包括二层网络、子链、侧链、闪电网络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二是原生多链应用和多链宇宙的到来。通过跨链应用,更多的区块链及其应用将被连接为一体,共享不同链生态上的共识机制、数据和生态;三是与实体发生更多连接。
当下的香港新政只是强化了当前的区块链和Web3的发展,尚看不出其更多创新之处,也难以判断其可能有哪些潜在实践。至于香港是否会成为全球Web3 中心,尚需进一步观察。
2022年11月参加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数字创新经济论坛,做《从区块链到元宇宙》的主题演讲
八)
区块链不是技术创新,是技术组合创新,元宇宙更是如此
元界:国家在发展元宇宙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从个人创业层面来说,哪个领域的元宇宙应用最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
高承实:元宇宙落地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工作需要开展,一个是基础设施层面,一个是关键技术层面,另一个是应用层面。元宇宙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讨和定义被再定义阶段,远未到具体哪个领域的应用落地或提上日程的阶段。
我们国家的科研政策和对新技术的产业政策方面,一直以来更为关注技术的跟踪和创新,而对产业应用落地关注,严重不足。更多关注跟踪世界前沿,而对真正的自主创新关注不够。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区块链、Web 3以及元宇宙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并尽可能调整的地方所在。
区块链的出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方面的问题了。我在多个场合讲过,区块链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技术组合方式的创新。Web3 也是这样,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但更多的是技术组合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元宇宙更是如此。但我们以往更多关注了单点技术的创新,但对技术组合方式的创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关注不够。
元宇宙领域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和应用落地,都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若干个内容相互勾连在一起,既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元宇宙相关的技术和产业在持续发展,因此,很难静态地说具体哪一个领域更有发展前景,这只能从创业者个人所具备的比较优势,以及元宇宙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动态研判。
九)
人在元宇宙的数字世界中如何自处?
元界:人类对元宇宙寄托了太多的美好想象,但你对元宇宙的实现困难、潜在弊端有较多思考,譬如硅基文明对碳基文明的副作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脱嵌,请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
高承实:我们目前对元宇宙的关注大体是两个层面,一是产业和应用层面,即各个产业在元宇宙中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路径,比如工业元宇宙、教育元宇宙、文旅元宇宙、医学元宇宙等,以及元宇宙作为技术在不同产业的一些具体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二是技术实现方面,即要实现元宇宙需要哪些技术,每种技术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包括为保证这些技术能力发挥所需要的算力、存储、网络带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
人们普遍关注元宇宙将给生产带来的效率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但这些内容,包括人们普遍关注的AR/VR/MR/XR/虚拟数字人及其相应的应用,相对还比较表层。
任何一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大范围深层次改变社会资源的组织方式和社会的运行治理模式,就比如信息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给人类阅读方式、交易方式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在这方面,我们的想象力总是相对不足的。
技术,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美好想象和体验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或带来一些天然的弊端,比如近十几年以来,因为注视屏幕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大面积近视,由于生产工具的使用而带来的体力劳动减少,进而带来的人类整体体质下降等。
既使从预测的角度,也可以找出若干个维度元宇宙将会带来的弊端的典型案例,比如数字生活的大规模、跨地域推广、普及,必然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同质化,进而导致人类原有生活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而这对于人类更长远未来的发展空间的可扩展性和发展丰富程度的可能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或维度,梳理出元宇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更多维度和层面上的弊端。
就困难层面,我们目前关注更多的还是技术实现以及应用可能性方面等比较硬性的内容,但对元宇宙实现过程中及实现以后的人类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等层面的软性内容,关注不够。表层一点说,人类文明几千年形成的制度、风俗、习惯等内容,以及资源组织方式和社会运行治理模式,和元宇宙技术背景下的数字规则和数字逻辑,是否匹配?
在我看来,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是我所说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运行规则上的矛盾。再进一步,即使人类社会的制度、风俗、习惯以及资源组织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都可以按照元宇宙的数字世界逻辑来运行,那么作为生物学的人,在其中如何自处,如何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既是元宇宙落地、应用过程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困扰,也是未来元宇宙是否能够完全实现和落地的更加重大的困难。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