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界的企业越来越多,具有跨界才能的人也越来越多,社会对跨界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社会需要的是哪一类的跨界人才呢?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了N种才能,是不是就一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了呢?或者就是社会需要的跨界人才了呢? 

表面上看可能是这样。但如果细想,很多事情是要打个问号的。 

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了N种才能,但仅仅具备了这N种才能,这些才能之间并没有生发出新的职业能力,那只能说这个人是多面人才,而不能称之为跨界人才。这样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叫斜杠青年,可能具有比较宽泛的适应面。又如果这个人哪种才能都不精不专,也就只能说他停留在了具有比较宽泛的职业适应面的层次了。 

跨界所跨越的专业领域一定要相互产生化学反应。如果只是做到了厨师界中最好的裁缝,或裁缝界中最好的厨师,从职业竞争力的角度,企业或社会为什么要聘用这样的人呢?为什么不直接聘用最好的厨师,或最好的裁缝,而非要在另外一个不相关的行业里找这样的人呢?这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划不来的。 

做厨师界中最好的裁缝,或裁缝界中最好的厨师,厨师和裁缝这两个才能仅仅是物理叠加,最多只是达到1+1=2的效果,甚至是1+1<2。理想的跨界,应该是所跨越的几个专业领域发生深度化学反应,达到1+1>3的效果。这样的跨界,才是成功的跨界。 

薛兆丰在20071018日的《经济观察报》写有《法与经济学的缘起》。经济学家戴维德被委任为法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之后,他发现在一个个反垄断案件里,法官的推论都是错的。他经过阅读和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反垄断问题的分析框架。后来反垄断法教授李维(E.Levi)邀请戴维德一起上课。每个礼拜有四天,李维按部就班介绍法律,用法律思维的传统方式,把案子一个个串联起来,然后加以总结,从而解释案情,并说明其中的合理性。接下来一天,戴维德会解释,李维在前面四天讲的都是胡说八道,他用经济分析表明,法学分析根本站不住脚。这件事件无疑与“法与经济学”的兴起有直接的关系。在戴维德和他的学生的努力下,1974年,迈阿密大学“法与经济学中心”正式成立。 

这种跨界才是真正的跨界。法与经济学两种思维两个学科发生深度关联和碰撞,互相启发互相改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只有这样的跨界,才能够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也只有这样深度融合了几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人,才是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跨界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不同的专业领域在逐渐细分的同时,出现越来越多的跨界整合和跨界融合,有越来越多的空白领域需要填补,也有越来越的跨界需求需要被满足。因此,能够跨越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会越来越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也才会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话题:



0

推荐

高承实

高承实

120篇文章 11分钟前更新

密码学博士,区块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区块链专委会执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曾任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企业导师。出版《元宇宙进化逻辑》《区块链技术本质与应用》《回归常识—高博士区块链观察》《区块链中的密码技术》等书。 邮箱:729075349@qq.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