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大部分虚拟加密货币市值萎缩甚至归零,区块链行业整体陷入低迷。一部分区块链公司倒闭,大批从业人员离场。倒闭公司涉及了币圈、链圈、矿圈、区块链自媒体、虚拟加密货币交易所等几乎所有与区块链相关的细分领域。进入区块链行业的资金日益减少,部分机构和大部分小散成为韭菜,被迫出局。
区块链行业陷入低迷,直观来看有法律法规和严格监管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区块链技术和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尚未显现。
法律法规和监管方面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再次提示ICO非法集资风险。北京、深圳、海南、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布了关于虚拟货币非法集资相关的风险提示,主动抵制和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ICO”及其变种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行为和活动。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和《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两个文件,在国内杜绝了利用区块链以ICO、IMO、IFO、IEO、STO等方式募资的可能性,国内虚拟货币交易所不得不布局海外。随着国家严格外汇管理,法币资金出海进行虚拟加密货币交易也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在区块链信息服务方面落实信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对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应当具备对其发布、记录、存储、传播的即时和应急处置能力”。虽然该规定出发点在于“规范区块链信息服务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发展”,但上面的规定显然有悖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实施将对公有链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作为区块链商业模式主要创新的通证经济,试图通过对消费者社群实施通证激励,实现社群裂变,加速商品流转流通。但现阶段的通证激励与传销、多级分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在表现上难以区分,而且在具体实施上,尚难见到相应的案例落地。
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严格监管,最多只是区块链行业陷入低迷的表层原因。即使国家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靠“币”驱动的区块链行业,因为不能真正创造价值,没有价值来源和价值依托,依靠人们的投机行为吹大的泡沫早晚会被刺穿。
技术及应用层面的价值尚未显现
很多人将目前的区块链行业低迷归结为技术不成熟。我们认可区块链技术尚须进一步发展的观点,但并不认为区块链技术不成熟是区块链行业低迷的主要原因。区块链本身并没有新的技术产生,都是对已有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包括近期比较热的闪电网络、状态通道,在本质上也只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应用,并非什么石破天惊的新技术。
区块链行业陷入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尚未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新的价值增长。从行业一开始的潜伏期到去年上半年的高潮期,区块链行业一直在持续大量地消耗资源,包括“挖矿”以及与之相关的矿机研发和生产制造等上下游产业。从经济社会整体来看,这些所谓的区块链行业并没有带来任何有益的价值。期间虽然有个别区块链应用落地,但其影响、规模和效果极其有限,还远达不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看好的区块链,却没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带来新的价值增长呢?我们认为,第一在于目前的行业虽然存在痛点,但远未到必须要改的程度,即痛点不够“痛”;第二,区块链改造行业的效果尚不明显,改造效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远非其他技术改造效果可以立竿见影。
一些业内专家对区块链并不看好,其中原因之一是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行业痛点是必须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的,其他技术手段也同样可以解决,并且可能效率更高。这种认识和判断有一定道理。如果继续深究,就必然要涉及到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心,去中心又能在哪些方面提升经济效率?
业内专家不看好区块链源于单点效率提升的单一视角。已有系统中需要的多方安全协作的环节,确实完全可以通过传统的信息安全和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未必一定要用区块链体系化的解决方案。但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并没有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实质和未来真正的发展空间所在。
以往的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资源要素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区块链却恰恰相反,它通过资源和要素的更大程度的消耗,达到信息的多点冗余分布,从另一个方向改变传统的资源和要素配置方式,试图通过信息的更加透明,实现行为的更加自主管理,进而从总体上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个体活力、提高整体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区块链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区块链通过对传统的组织管理流程的重新组织,颠覆掉很多传统流程中必须存在的环节和内容,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其运行和发展,也必然有悖于传统技术提升单点效率的路径。推进速度既慢,又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在新的系统和协作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还很难见到更高的效率。这里新的系统和协作关系,并不仅仅限于信息系统的层面上,还有组织管理流程,更重要的,还有大部分人对区块链的深刻认知和大部分人的更大程度的自主性的发挥。
区块链当然可以在已有系统之外新建或另建一套系统,实施所谓增量改革,创造出新的价值。但由于区块链并非单点技术,而是系统体系,在新建或另建系统的过程当中,又必然要与传统的系统发生各种关联,协作难度也非同寻常。
无论是做增量改革,还是对已有系统改造,都不是原来我们预想中的小公司甚至个人,基于共识进行合作,就可以轻易颠覆掉传统的大公司制或者科层管理体制。从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特性来看,更需要持续性的大投入,才有可能取得技术上和应用上的突破。而这,远不是创业公司可以做到的。
区块链未来应如何前行?
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架构有其固有优势,但也有明显的弊端和不足。具体来讲,区块链系统仅是记录交易数据,而没有对数据进行大规模处理;由于存储和带宽的限制,传统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大数据基本被排除在区块链系统之外;另外,所有数据的全网一致性冗余分发,造成了巨大的存储和带宽浪费,其必要性值得进一步从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区块链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目前已处于产业互联阶段,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体。由于区块链本身在技术和应用上存在不足,那么想通过区块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块链技术就必须与其他技术手段融合发展。其他技术既包括传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也包括正在涌现的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当然还包括了目前正在使用的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AI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更具体的技术内容。
此外,区块链之所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它去中心化的管理组织、数据不可篡改、去第三方信任等技术属性带来的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应用推进过程中,区块链及其衍生内容不可避免会与传统的法律法规、制度习惯产生抵触或冲突。区块链的未来发展需要区块链的项目实施方和监管部门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施前瞻性预判。监管部门在法律法规制订、制度习惯流程修改方面,需对区块链的创新,以宽容的态度实施善意的举措。项目实施方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真实有效的推进项目发展,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