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接受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外导师学生执委会(EMSEC)采访

采访内容一:关于密码学及专业和就业方面

问1. 密码学对我们是很生疏的一个概念,您当时选择这个专业的心路历程是怎么样的呢?包括您后来转行金融领域,可能涉及到大学生毕业专业和就业不对口的问题,您认为有什么机遇和挑战吗?

答:谈不上心路历程吧,这是当年报考部队院校的自然结果。部队院校原来在招生的时候,会对涉密专业做一些字面上的处理。其实从这里可以再延伸一下,很多大学生选专业选学校时也都是很盲目的,即使前期做了大量的功课,但当真正接触到专业的时候,可能在认知上和实质上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出入。

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其实人生很多事情不见得是要完全想清楚的时候才去做,而是学着学着,就对自己要学什么,自己的专业是什么有了大概的了解,而后再进行细分拓展相关的领域。

至于专业不对口,我认为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们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知识迭代很快,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用一辈子,因此,继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习来说,专业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每一个专业都有它固有的思维方式。在这个专业继续学习的时候,有可能对某些知识不理解,这也是正常的。从我的理解,不理解可能是因为知识上有缺环——现在直接让你看康德你肯定看不懂,因为你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背景,也不具有哲学家的思维方式。

如果经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加上一些外来的帮助,还是解决不了,那就不妨先放一放。再看看这个领域的其他内容,这些迷茫的东西可能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问2.公众对于密码学是不是还有很大的认知偏差,您能简单聊聊密码学吗?比如密码学的普及或者相关专业比如数学计算机的大学生了解密码学有什么好处?

答:偏差是肯定存在的。密码一开始就不是面向民间开放的,而是在军事领域应用,后来在政府机构使用,到现在,当然党、政、军、民、商,都在用密码。但是密码学毕竟是一个小众学科,专业性又强,因此密码学知识普及的速度比较慢,难以民众化。

民众对于密码学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小说和电视剧,而小说或电视剧对密码有一定的神话。其实,更多的作者未见得真地懂密码学,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读者和观众对真正密码学的了解就更无从谈起了。

如果密码学有更好的普及,一方面,黑客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同时,民众的防范意识也会提高。其实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是有两面性的。

至于说对于非密码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简单了解密码学能够带来哪些优势,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每一个学科专业都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大学的学习环境中,同一个专业大家的知识体系都是差不多的,如果这个时候突然你懂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密码学的算法和体系,你就会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和优势。

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影响是两方面的。首先是要学习的东西更多更广了,学习的过程更加辛苦,这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内容变多就意味着涉及到更多的细分领域,逼着你去了解各种细分领域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很明显,跨学科学习,对于细化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以及和不同学科的结合,都是十分有利的。

 

问3.有人说,大学生创业是荒谬的且浪费青春时光,在自己专业知识不够过硬的情况下创业是无意义的,故此您对大学生创业有何高见?

答: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创业是一个成功率极低但未见得是荒谬的事情。

大学的学习过程和创业过程其实是不一样的。大学是知识体系的学习,是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学习的过程是怎么把这些现有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创业就相对复杂得多了。创业是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个过程不一定要有专业上的知识,但一定要有对市场的洞察,要懂得怎么满足人的需求。要懂市场、懂资本、懂法律、懂人。懂人也分为两方面,懂外部人们的需求,也要懂自己的员工。

至于大学生要不要创业,主要还是看个人的规划。如果自己确定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搞研究做学术,那创业应该对未来做研究或做学术没有什么具体的实质性的帮助。如果希望走创业的路,那学好大学规定的内容就足够了。创业对于个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提高个人对自己、对外界的认知和体验。如果有创业机会的话,我认为大学阶段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但是前提要适可而止,不要荒废了学业。牺牲学业创业又非常成功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从概率上来看确实太少了,反倒是大学期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问4.目前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及以后发展方向十分迷茫,对此您有怎样的高见及意见?

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静态层面,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专业。这个了解程度是需要靠自己慢慢地学习和磨合来逐渐增强的,每个专业都会有让人痴迷的地方,也会有让人讨厌的地方,具体怎么权衡,每个人的见解和需求也都不一样,这个需要靠个人的理解去判断。其次是动态层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急速地变化的,这个专业现在很热门,不代表未来也会如此,更不要说现在就去判断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薪酬待遇。我们要结合变化,立足自身。

采访内容二:爱好及思想思维相关问题

问5.古人常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想请问您:如何看待人们沉醉于智能手机而放弃阅读书籍?这种有些浮躁的社会现象是否应该改变去返璞归真?

答:手机和书籍,我认为它们只是存在的不同形式,或者说是不同的载体。而阅读和载体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换代!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从纸质书籍到手机这种载体的转换,并不能归结为一种消极的趋势。我们熟悉了不同的阅读载体和阅读模式,从而找到了属于自己比较舒适的阅读方式,就比如,以电子为载体的信息会比较快捷且方便,内容方面与纸质书籍并无任何区别。对于那些整日沉醉于八卦的人们而言,即使没有智能手机,他们也不会去阅读纸质书籍。但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出现确实在时刻刺激着人类的欲望,无论如何,阅读黑格尔肯定比阅读手机信息要晦涩难懂!

总而言之,是选择手机还是纸质书籍,只是载体的问题,看什么内容要看个人的自制力。但总体上,手机的出现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比如现在,我们学习英语时英文音频材料的获取不再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在二十年以前却是非常困难的。

 

问6.诚如您之前所言:社会之中欺诈,利用等行为甚多,作为社会阅历欠佳的我们,如初步实习工作,如何对人性做出准确地判断与分析?此外成功之关键也许在于适应能力之高低,故此想请教您,如何在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

答:迷茫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处于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社会,我们自己对个人的认知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拓宽在不断改变。但是迷茫归迷茫,我们不能沉溺于此。对此我的建议是,勇敢地踩坑。踩坑,就是趁年轻多试错,给自己犯错的机会,从错误中不断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第二次不踩坑。

也有人说,我们要看别人怎么失败,从中学习经验教训。其实这样的经验教训还是没有自己亲身经历来得深刻。比如我们看到有人绊倒了,但我们还是无法判断他绊倒到底是因为腿脚不好还是那里有石头。不闯怎么知道哪里有坑呢?

 

问7.请问您关于读书最大的收获和建议,有什么书籍的推荐吗?

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就是答疑解惑,从书中可以找到工作中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再深层一点,读书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和认知方法。最后,读书还可以获得人生的愉悦感。

对于读书,我不建议只阅读单一领域。由于我们受限于人生的阅历,以及我们教育的局限,一说到读书就想到读书就是读古典小说,或中国古典经史子集。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我们一定要把读书的边界打开,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学,什么都可以读。再者,读书就要多读世界经典,比如商务印书馆有一个系列的丛书是关于世界经典的,可以找来读一下,每一本都是人类的精华。从我个人来说,我会经常阅读《新京报》、《经济观察报》,他们也都有很好的图书推荐,也有专门的读书栏目。不同的书籍可以提供给我们不同的思路和视野。我们多读书,即使读完之后,有些东西以为读懂了,但实际上未见得全部理解了,但是慢慢地知识就会累加,你就会对很多观点的前提假设产生怀疑,也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形成自我反思和批判。在读了很多书之后,自己慢慢就会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读什么样的书了。

话题:



0

推荐

高承实

高承实

116篇文章 42天前更新

密码学博士,区块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区块链专委会执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常务委员,曾任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为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企业导师。出版《元宇宙进化逻辑》《区块链技术本质与应用》《回归常识—高博士区块链观察》《区块链中的密码技术》等书。 邮箱:729075349@qq.com

文章